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刘少奇 -> 《批判资料 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合集,1967年) 121) 在讨论《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发言 (1959年11月) 11月11日的发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整个看来,还是一本好书。但有缺点。苏联的同志从自己的经验去看别的国家的经验。这一点,我们应该警惕。在将来,我们的同志也可能会从自己的经验去看别人的经验的。谁把自己的经验看成是普遍真理,而把别人的经验看成是特殊情况的经验,这样的看法都是有片面性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经验很丰富;第二个应是中国。苏联经验既有普遍真理,也有一部分是特殊性;我们的经验也是有普遍真理,又有特殊性的。苏联革命是在几十年前取得的,我们则较晚三十年才取得革命胜利,我们既有苏联的经验,又有自己的经验,应该说是比较完整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发展的,如果把经验看成已到了顶峰,那就不是发展的了。政治经济学也是发展的,不断丰富内容的。我们中国是个大国,再过几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我们的同志不应背包袱。现在我们的经验是比较完整的,但再过几十年后,也许别人的经验更加完整。 在过渡时期要做几件事:夺取政权,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包括三大改造、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各国是一样的,但有些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譬如英、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发达的国;家,在革命胜利以后,不必要再搞工业化,不一定再搞合作:化一一或者大部分过渡到国营农场,少部分搞合作化。过渡时期的工作,是扫清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扫除障碍(进行三大改造)。苏联扫清道路后即宣布社会主义建成,实际上大搞建设是在一九三七年以后。我们是边改边建,边扫清、边建设。在一九五八年以前,主要是扫清道路的工作,到一九五八年提出总路线以后,才大搞社会主义建设。 扫清道路的工作,作得怎么样?可以说,进行各种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等问题,在我们已经解决了。所有制问题一一变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也解决了。但是,解决了这个多种经济为单一经济以后,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有政治上、思想上社会主义革命还未完全解决。就是说,在经济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经济体系,谁战胜谁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在政治上、思想上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政治上、思想上不解决谁战胜谁是危险的,波匈事件的发生,把军队和党都搞垮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没有提及也没有解决。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在反右斗争前,所有制问题解决了,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了,但是资产阶级世界观问题还没有解决,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呢,还是无产阶级世界观?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到整风、反右斗争才解决了,这一次保卫总路线的斗争,也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是采取整风、全民整风的方法来解决政治思想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斯大林曾提过这个问题:“解决人们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但是他们没有搞群众运动去解决。我们则;不同,不但过去搞,现在还在搞两条道路的教育、大辩论,这是我们的经验,我们必须这样做。 关于过渡时期的几项事必须做好: 第一、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强调大工业,没有提几个并举,缺少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农业的腿更加短一些。这不但苏联如此,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我们自己也有。别人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经验,但是我们没有碰到的还是免不了要犯错误的。过去几年,搞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并不错。但是工业搞得多了一些,重工业比重上也多了一些,失了合理的比例(不多又为什么要下马?)因此,现在就要提:以农业为基础,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的方针,免得比例失调。比例恰当或者是失调,是工业和农业的比重问题、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问题、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的比重问题。看来发展农业是很重要的。美国只有六百二十万劳动力参加农业生产(其中三百万搞农业,三百万搞畜牧业),粮食、肉类、棉花不但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能出口。没有农业的发展,工业发展的速度是不可能很快的。列宁说:农业发展不平衡,农业落后于工业,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轻工业,同时发展重工业(轻的、小的容易发展,收入大,所以并举是加速工业化,而不是拖迟);既要发展生产资料生产,又要发展生活资料生产,这样我们的速度就能加快。 我们也曾犯过工业发展过多、设备过多的缺点,因此许多下了马。不犯错误是不懂得的。去年的缺点不出现也总有一天会出现的。人不碰钉子是不成的。 第二、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我们在解放后马上搞土地改革,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思想发动,搞了三年。到一九五二年以后,继续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建立人民公社。没有前三年发动群众搞通思想,作了各种工作,以后要搞合作化是不容易的。因为有了前者的准备,所以合作化能够加快。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主要是对富农进行斗争;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主要是对上中农,因为地主、富农早在土改时打垮了。我们对上中农的生产资料还是采取折价归社的办法,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减少阻力(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也是减少阻力)。 第三、在完成三大改造,解决所有制问题以后,还是要继续革命,我们是不断革命和革命发展阶段论者,各个时期提出革命的任务,坚持到底,这样可以避免停滞不前和超越阶段。 我们在完成三大改造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还有技术改造问题。我们的办法是先完成所有制的改造,然后再进行技术改造。 第四、是和平过渡问题。资本主义国家有人说我们是采取“暴力”,我们回答这些资产阶级说:可以用和平过渡,但决定于你们(你们如果不反抗),决定于反抗的强烈程度和反抗的方式。如果愿意接受和平解决,不采取武装反抗,可以用和平解决,否则就只有采取暴力。因此,从战略上来说,和平过渡是不对的;但从策略上来讲则是可以的。有没有可能和平过渡呢?有两个可能。有和平可能也有暴力可能,看问题怎样来我们就怎样做,这样就不片面了。如果只讲一面,是修正主义,解除无产阶级的武装,准备以和平来夺取政权,那是不对的。 关于这一点,现在还没有可能,过去也没有事实作先例。可能的话,是在美帝垮了,社会主义包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已经占压倒优势的时候。并且,在那个时候,还是有两种可能的。例如西藏是我们占绝对优势,要它和平过渡,但达赖就不愿干。台湾也是如此。还是两个可能。 第五、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问题。社会主义可以是全民所有制。但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不能等同不分。斯大林是把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等同不分的,说过“集体所有制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可以是全民所有制,不是到共产主义才能有。应该在社会主义阶段做好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准备,否则到那时过渡不了一一这些准备是:物产极丰富,生产力高度发展,道德水平大大提高,人们不计较报酬,积极生产,三个差别消灭,按需分配,否则过渡不了。城乡差别,主要是工业的布局问题。应该下放的下放,县社工业都要搞起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苏联只强调一面,提高工农文化,却对知识分子、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不强调,我们两方面都要提。工农差别,主要是机械化的问题。按需分配,是逐步实现的。有些能够满足。先从衣、食的需要开始,让人们先满足吃、穿的需要,然后有什么东西,可以满足什么东西(例如手表就不是一下子就能满足了的)。也可以是半供给、半发工资。总之,不是所有的东西在一个早上都做到,而是逐步的。 政权问题,到共产主义社会,政党当作领导阶级斗争的集团不必要了,但那时候还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因此政党也可以是作为先进分子纠合的集团。孙中山曾说过:“政治乃是治理众人之事”,那时,管理众人之事也是很必要的。 第六、苏联集体农庄的积累很少,而国家要集体农庄的要得多(占一半),因为积累少,所以农业的发展就慢。到最近才有体制下放。拖拉机站下放是一个革命的措施。苏联是“廉价收购”,而我们则是合理价格,而且收购不多。这样农业的积累快,发展就快。 第七、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物资的刺激是必要的,但不能靠物质刺激来解决问题,必须是政治加技术不谈政治,问题是不好解决的。正确的提法是:政治驾驭技术。应该使人人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而不是为两座别墅、一个美貌爱人而工作。因此应该强调树立共产主义道德。为了社会主义而做好工作,而做好工作,物质自然就跟着来了。而不是没有物质就不工作(按酬付劳)。做好工作,物质才从后面来。目的是“我为人人”,后面才是“人人为我”。物质和政治思想工作是两方面的,缺一不可。 总的说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归纳有如下缺点:(大意) 1.只谈经济,缺了政治; 2.多谈成绩,少谈缺点; 3.强调团结一致,少谈或不谈内部矛盾; 4.把自己的经验作为普遍真理,而把别人的经验多认为是特殊性的。 11月13日的发言美国是第一个生产发达的国家,一亿七千万人口,约七千万劳动力,用不到十分之一的劳动力,即六百二十万搞农业、畜牧业。人是那么多,从农业腾出劳动力就能多搞工业,多搞文教等别的事业了。我们粮食生产得多了,用粮食喂牛喂猪,人多吃肉。猪、牛实际上是一个“加工厂”,这对于人的健康有很大好处。可以设想:当我们的粮食多了,百分之八十是生产资料,百分之二十是消费资料的时候,日子就好了。 到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也有个“基本生活资料”问题,吃,可以放手吃三顿干饭,放手地吃肉、吃鱼,穿,棉布衣可以充分满足,绸缎恐怕还不能充分满足。新产品总会有的,是一个相当时期内满足不了需要的,当某一新产品普遍大量生产了,又有新的新产品出现。 可以这样说,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一个。但是,社会主义也有它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最充分满足还一时做不到。有些消费品,还要限制,要拿出一部分进行积累,积累与消费有了矛盾,最充分满足消费,就不能最充分满足积累。积累是为了什么?还是为了满足需要。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一方面是统一的,另一方面也是矛盾的。为了满足长远需要,现在就少消费一点。毛主席说过:人民生活不可不提高,一定要提高,也不可提得太高(大意)。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现在还做不到最充分“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 要研究经济中的最主要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所有制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中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矛盾要研究。不要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没有问题了,也有矛盾。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之间有没有问题。有的。苏联工业与建筑业下放是“革命措施”。为什么要采取革命措施?就是因为矛盾发展。中央的与省的,省与县、县与公社的都有矛盾,譬如海南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也有矛盾。经济学要研究这一个问题。 举几个例子。石景山钢铁厂,投资×万元,五年的时间,扩建为年产×万吨钢,×万吨铁的企业,实行了投资包干,于是钢铁生产规模扩大一倍,建厂的时间缩短一半。投资还是那么多,还是那个全民所有制,生产力猛增许多,生产力从那里来?无非是投资归谁掌握的问题,交归冶金工业部所掌握,所使用,还是归石景山钢铁厂所掌握,所使用。生产力不是天上掉下来,本来就有,过去没有得以发挥。再如办水利工程,办纱厂。可不可以设想:纺织工业部要在寿一个县办纱厂,对县里同志说,我给你机器,你们自己去办,人和厂房统统由你们解决。那些县里同志们会积极愿意办,而且会搞得快些,好些。这是什么原因?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作。石景山钢铁厂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我看使用权就是所有权,这里,厂长、党委书记就代表国家,他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全民所有制是否就不需要发展了,不需要不断调整了呢?要不断调整,到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要调整。冶金工业部是全民所有制,下放给石景山钢铁厂也是全民所有制,生产力的提高却大不相同。都是全民所有制,谁来管理,用什么办法去管理,结果就大不相同。 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有问题,也有矛盾。二是人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 在机关、企业中有一个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体力劳动名与工程师、知识分子之间,辅助工人和熟练工人之间,他们工资不一样,文化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提出领导者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两参一改三结合”这一问题关系大得很,贯串整个社会主义。这些问题,应作为重点问题之一来谈。正确处理劳动者相互间的关系是个大问题。集中的问题,又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厂长可以用官僚主义的态度对待劳动者,也可以用国民党的态度来对待劳动者。怎样使大家干劲十足,心情愉快呢?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和工人一起干(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劳动者就干劲十足,心情愉快。 三是关于分配问题。 首先是积累与消费的分配的关系:1.要补充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物质,2.要积累,为社会的需要,个人的需要,扩大再生产的需要,3.分配给个人消费的部分。要考虑怎样安排上述三项的比例。分配给个人消费的这一部分应如何分配呢?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重要的问题是讲劳动者相互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领导的各个环节的关系,苏联工业、建筑业的下放,全民所有制未改变,但环节变了。政治领导是个相互关系问题。“政治挂帅”着重的是改变相互关系,而不是改变所有制。庐山会议前,钢的日产量是×万吨,十月份日产则达到×万多吨。生产力从那里来?原来是先前的生产关系(主要是指劳动者相互间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搞试验田,干部和群众一道干,劳动者情绪高了,生产力也就出来了。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科书中没有讲,这是一个缺陷。 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按比例发展,但它是通过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资本家不能认识这个规律,比如生产一吨钢,与之相适应的就要有多少铁、多少煤、多少电力等。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知道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但因为所有制问题没有解决,不能依据客观经济规律来发展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掌握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发展经济。总之,不管你是什么所有制,经济运动总是按比例发展。资本主义是经过比例破坏,经济危机(而从不平衡到平衡)而后按比例发展的。社会主义可以通过人们的计划,实现按比例发展。其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创造了一个条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如果计划不周,也还有破坏比例的事情,但可以随时调整。“按比例”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有计划”发展是在社会主义才出现的。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是通过“有计划”来实现。有计划不是客观的,是经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来实现的。如计划搞得不好,国民经济也可能出现大的失调。 物质利益放在第二,政治放在第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也是一个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有这样几条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一个民族的利益要服从世界的利益。当然,这还要看群众的觉悟程度。 社会主义的生产不断扩大,问题在于扩大的速度如何?速度快,长远利益就不怎么长,几年就可以看到了。我国农民说得好:“几年辛苦,万年幸福”。如果群众觉悟提高,群众会说:宁愿少吃一点,多积累、多生产一些。那么速度就快了。积累多少?只要群众谅解,可以多积累。干劲从何而来?教科书中认为是物质刺激。干劲不仅可以从物质刺激来,也可以从政治觉悟来。这要靠先进部队的作用。一是教育群众,一是先进分子带头干。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去提高劳动生产率?教科书讲了四条:(1)采用先进技术;(2)物资的最合理利用和节约,(3)改进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4)提高劳动者技术文化水平、熟练程度。在四条上面还应该再加上一条,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这四条都需要政治挂帅。工人觉悟提高了,干劲大,节约物资就多了,技术熟练程度就快了。鼓足干劲,人的干劲是有个限度的。一个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最多十小时,算全国劳力有三亿,也不过二十四亿小时到三十亿小时,再多了,就不能。单纯增加劳动强度,这是有限度的。但提高技术是无限度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是无限度的。 鼓足干劲与提高技术密切联系,鼓足干劲之后,技术革新是重要的问题了。 关于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问题,这一讲法是不对的。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没有基础了,就会破坏生产力(如刮“共产风”的例子就是,会破坏生产力的)。今天我国的生产关系是跑到生产力的前头了呢?还是相适应的呢?是相应的,不能说生产关系跑到前头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合现在的生产力,它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但物质基础还有些不够。不是有了机器就没有矛盾了。相反,有了机器后,矛盾就产生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保留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痕迹,如商品、货币、按劳分配、国家、银行,等等。社会主义要把这些痕迹都逐步搞掉。不要把一些范畴(如八级工资制)长期巩固起来。而是现在不能不搞,有条件可以不搞时,就不搞了。商品,货币等的旧形式保留,但内容变了。新内容总是在旧形式中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把旧形式冲破。现在商品货币的发展,还未完全冲破旧形式和扬弃它的外壳。社会主义保留着许多资本主义的旧形式,但还没有到扬弃旧形式的程度。我们是为了利用它,不是长期巩固它,而是到一定程度抛弃它。任何质的规定性,总是要进行两方面的斗争,既区别于过去,又区别于将来,既反对从左的方面来否定它,又反对从右的方面来否定它。社会主义是诞生于资本主义,它区别于资本主义,它向着共产主义发展,它也区别于共产主义。 11月16日的发言提出两个问题:(1)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性质?为什么要加“性质”两个字?是不是因为单讲“生产力”,苏联不如美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从那里来?那是性质所决定的。(2)教科书仅仅提到“生产方式”,没有提到生活方式。人的思想意识决定生活方式,到延安去的女学生穿旗袍就穿不出去,那是生活方式不一样。“生活方式”这一个名词是可以引用的,美国为他的生活方式大吹大擂,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鼓吹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讲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有些是和共产主义相同,某些又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同时)这是一切过渡时期的特点,有新事物的特征,也有旧社会的痕迹。(讲到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存在矛盾的,教科书中没有指出生产中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时)企业由谁来管?这里面是复杂的。下放包干后可以多搞一些。应该把那一个环节都调动起来。(讲到矛盾的转化时)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会是没有冲突的,那有处理得那么好?当然不一定是武装冲突,处理不当是可以转化的。矛盾的根本性质是非对抗性的,但处理得不好可以转变为对抗性;对抗性矛盾处理得当,也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例如我们对待民族资产阶级。(讲到关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时)比例是客观的,人认识它是有一个过程的。(讲到关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时)这里面是有生产潜力,人还是那么多,生产资料也没有增加,但是有了政治挂帅,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就能大大提高。 (在×××谈到消灭差别问题时)消灭城乡差别主要是农村搞工业,这是工业布局和配置问题。教科书中说,本质差别不消灭,非本质差别是消灭不了。这个结论下得太早。共产主义那么长久,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非本质差别是可以消灭的。当然,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非本质的差别一万年也不能完全消灭,只是大体消灭,将来专家大概没有的,但那个人对某一门特别好点,让他多做一点,这种情况还会存在的。那是社会分工问题,总不能叫人人都能唱好戏。非本质的差别是可以消灭的,现在就可以讲。 (在×××讲到教科书中把人的社会地位由劳动和个人能力来确定时)能力高,地位高,能力低,地位低,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人是平等的嘛!(讲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矛盾时)共产主义对抗性矛盾消灭,但矛盾将仍然存在的;在社会主义内部对抗性矛盾则仍未完全消灭。 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党的总方向可能不会发生错误,但个别错误不可避免。具体怎样走法,不可能不犯错误。譬如王明要打日本、打国民党的方向并没有错,但怎样打法?路线就错了。毛主席讲过,处理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那种方法,但结果不同。用这种方法代价太大,成绩很少,时间很长;另一种方法成绩很大,代价很少,鼓鼓劲就可以赶上去。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可能要犯右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错误。譬如南斯拉夫的错误。现在是存在着三条路线和三种方法:一是仍有可能回到资本主义的老路;二是慢慢地走到共产主义;三是快些、好些走到共产主义。“按劳分配”万岁,是难以走到共产主义的。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不要看成为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它既不是资本主义的,也不是共产主义的,既区别于资本主义,也区别于共产主义,但其最基本的性质是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范畴,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半成品。其情况是复杂的。因为刚从资本主义社会来,有许多斑痕脱不了,消灭几个差别也不是很快做到的。人们常常搞不清楚:现象上许多是资本主义的,但本质是却是共产主义的。多种经济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单一经济,但许多资本主义的东西,如按劳分配、银行、信贷等形式仍要采用。政治经济学比较难写,是因为现在许多东西还没有定型和成熟。马克思写《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成熟时期写的。 教科书426页,第一段讲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但是,生产资料是谁的,这里面有生产关系问题,解释得不完整,没有回答属于谁的问题。“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高度技术为基础的大机器生产在工业、农业和整个经济中占统治地位”,这一点我们没有做到。但我们的生产方式也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我们在工业中,大机器生产是占统治地位,而在农业则没有。苏联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才搞社会主义改造,搞集体化的,但是在工业化之前搞社会主义改造是否可以?生产关系是否可以走到前面?教科书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发展生产力,搞机械化、自动化、化学化、电气化等,我们也是要搞的,不搞不成,但是否没有高度技术为基础就不能称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里是有些呆板的。(陶铸插话:好象是有技术决定生产方式,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方式的味道。)不完全决定于技术的高低,而决定于是什么阶级掌握了领导。工人阶级掌握政权,有广大农民拥护,生产力就能很快发展。 教科书433页第三段。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障碍生产力的发展。教科书中的这一段,使人觉得似乎是自发的,自流的。遇到这种情况,要主动改才不致发生革命,人们要把生产关系调整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是矛盾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势必要经过斗争的,社会的保守势力是主要的斗争对象,斗争是尖锐的,反复的。 教科书435页第二段讲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是客观必然性。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否一定要存在两种所有制?不一定。两种所有制存在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征,但并不是一定要两种所有制非同时存在不可。集体所有制万岁,这是机械的看法。 教科书437页,讲两种所有制的共同点和差别。共同点有四个是讲得对的,但讲到存在的差别时,只提差别,不提矛盾。其实既有差别,必有矛盾。苏联对集体农庄的产品实质上是调拨,收购价格很低,和零售价相差好几倍,侵犯集体农庄的所有制,不让集体农庄搞积累,又不让农庄有拖拉机,实际上把农庄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都搞到国家的手里来了。这里是有矛盾的,书上没有讲。我们的政策不同。我们坚持等价交换,农业税很少,国家规定价格。 教科书439页,讲两种所有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动不得的,把差别长期保存下来,这是不妥当的。两种所有制的差别是暂时现象,是能够改变的。国家所有制这一社会主义所有制既是高级形式,那末,集体所有制该是低级形式,低级形式是否可以向高级形式看齐呢?既说是神圣不可侵犯,那就发生矛盾了。439页第五段“大力巩固”集体所有制的提法也是有问题的。 教科书441页第二、三段,讲资本主义残余,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说法是片面的。搞得不好,是可以转化为对抗性的。 教科书441页第六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则把人们联合起来……”;这只能是一种可能性。并不是保证,还要作许多工作,不是矛盾斗争没有了。公有制还不能保证同志式的合作和真正一致。工人、农民的友好联盟,当中问题还很多,有矛盾。第七段、第八段也是不讲矛盾,讲相互关系好得很,没有矛盾,似乎觉悟高得很,知识分子觉悟也高得很。恰恰相反,这里面是很复杂的,中央管的与地方管的集体所有的与全民所有制的,都有很多文章。相互关系多得很,在农村、工厂、干部不参加劳动,不上车间,就有问题,大集体与小集体,个人与集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互间的关系也是个大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去主动解决,是会发生冲突的。这一段里面写得不够。列宁也曾谈过这个问题,特别是严厉地批判了官僚主义。我们现在是采取“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科书444页第二段,讲矛盾不会弄到冲突的地步,大体上是对的,但闪闪躲躲,不够明朗,虽不至冲突到发展成国内战争,但发生失调却是可能的。至于讲到充分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这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且充分认识也是一种可能性,有可能充分认识,也可能不充分认识,不能讲得太肯定。接着下面讲:“没有力图保存腐朽的经济关系的阶级”,“阶级”是没有了。但残余有没有呢?象反党集团、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有没有?它是会出来的。进步与落后也是存在的。 444页第三、四段(小字)讲采取了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领导,改组机器拖拉机站,是一项重要的革命措施,但为什么不早采取?这里面,也没有谈经过了怎样的斗争过程,实际上是经过很多斗争的,不是很自然地得以实现的。经常注意调整生产关系,经过斗争一一虽不是阶级斗争形式,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科书445页第三段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保留着商品生产,即所谓旧形式、新内容问题,这些旧形式已有不同的新内容,它是作为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具。这些旧形式不是一下子便消灭的,什么时候消灭?要看条件。武汉、郑州会议时,有些同志认为商品将要很快地消灭,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即使到共产主义,还不能一切都按需分配,可能是大部分按需分配,一部分按劳分配(如高级消费品),即采取供给和工资相结合的制度。既有按劳分配,就必须保留商品的形式。 认识客观规律,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是有程度上的不同,一般来讲,能基本上认识和掌握,就不致犯大的错误,但小的、局部的、暂时的错误还是会犯的。因为在过渡时期有旧社会的斑痕和残余,加上主观认识和客观不完全一致,小错误是完全可能会犯的。这方面教科书没有讲。 旧社会的许多残余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的,如货币、政党、国家、军队、价值规律等等。但是,国家、政党等,在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变化。为了要消灭国家,我们应该强化国家;为了要消灭政党,而巩固政党;为了要消灭货币,而利用货币;为了要消灭商品,而运用商品。这里应该加上这么一段。 教科书448页,谈国家的职能。作为阶级斗争的国家职能是逐渐减弱、衰退;作为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则会逐渐扩大。在第一段讲,“国家必须存在,以保护和巩固公有财产,……维护社会主义劳动纪律”,讲得不清楚,把维护社会主义劳动纪律也作为国家的职能,混淆矛盾。 教科书450页,讲经济管理应贯彻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但同时又强调一长制,是否有矛盾?这是不彻底的民主集中制。党委、党组织的作用和一长制如何结合,教科书中没有讲。 教科书452页最后一段也讲了矛盾,讲了一点点,但没有发挥。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具有非对抗性质,是否所有的都是非对抗性的?列宁讲,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对抗消灭了,而矛盾仍然存在。是讲共产主义制度下,难道在社会主义就没有“对抗”的吗?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是丰富的,教科书是好的,不好的地方我们指出来。要求写出一本生动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需要作很多努力的。编写政治经济学讲义或教材,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生活中的事例出发,生动活泼,避免枯燥、教条。 11月17日的发言资本主义是被“必然王国”所支配,为必然性所控制,它自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劳动力、生产资料给价值规律自发地分配。当某种商品需要,利润大,大家都去投资,劳动力也投进去,因为大家都去,结果过剩,资本和劳动力又得转移到别的商品生产中去。所以,其劳动力生产资料的分配是没有人去搞,而是靠价值规律去决定。资本家也想搞计划经济,叫计划的资本主义,但是他们不可能有真正的计划。我们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当然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准确,比例也有摆不准的时候,但我们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的,比例不恰当,很快就会得到调整。(陶铸插话。一搞多了,马上可以看出来,停下来,下马,最多是不太舒服罢了,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它不是有计划地去调整,而是自发地调整,直到最后发生经济危机。) 这其中是有许多矛盾的。工业要高速度发展,人民消费就要减少,这是一个矛盾。要提高速度,就必须多积累,这又影响消费,引起各方面的紧张。(陶铸插话;工业搞得过多,工人增长很快,消费资料生产相对减少,会全面紧张起来。) 毛主席说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但斯大林说“一定要适合”(现在教科书没有提“一定要适合”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是经过斗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适合一下,又不适合,然后又适合,又不适合,其中经过不断的斗争。主要是旧社会的残余,规章制度等上层建筑,妨碍基础的发展。要改,需要有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宣传,事实的教训,觉悟的提高,多数人的行动,而且每次改,都要经过斗争的。 现在我们既要高速度、又要按比例,是不是可能?这是矛盾的统一。苦战三年,不增加工资,多积累。这是基本的问题。积累多可以多搞基建。当然多积累,要靠群众思想觉悟,不能损害群众的积极性。现在是过关问题,多积累一点,实行工、农业,轻、重工业同时并举,把建设基础打好。譬如海南,三年基本完成种植热带作物的任务,待三五年后有收成吋,就过得好了。可以和群众讲清楚,群众劲头就来了。农业发展需要有重工业,没有重工业,农业是发展不了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就是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的比例关系。看来苦战三年过不了关,要苦战五年到七年才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提“最充分满足”人民需要,恐有困难,我们只能是有限度的满足。今天限制一点,明天就可以多满足一点。 农业高速度增产,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就可以多搞,这就可以高速度,又有比例。比例可以是逐年递增的,但必须搞得好,否则也会递减的。苏联是递减的,我看搞得好是会递增的。速度递增递减问题。一个是积累,一个是技术进步,一个是社会关系不断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发展,发现问题立即改,这样就会不断递增。至于自然资源条件一定要的,同时,还有国际条件。国际上有战争威胁,要建设国防,要发展原子能,不得不拿许多资金,去搞国防工业,这也是有关系的。还有,要把社会的劳动力好好的组织,充分利用起来,也是一个因素。总之,递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陶铸插话:总的讲来,递增是可能的,但这里面是有个作法问题。薛暮桥说:苏联农业搞好,发展会更快些。陶铸接着说:苏联过分强调搞重工业,就有些片面了,但原则上是正确的。)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对的,在某一个时期内可以优先,这一条不能动摇,但必须注意按比例,应该用两条腿走路,除优先发展重工业外,还必须注意其他工业的发展,不然会发生比例失调。 化肥不很多,机器不很多,是否可以高速发展?我看潜力还很大。六亿人民的组织,社会劳动力的充分利用,潜力就很大。我们讲节约,不是说只省吃省穿,这是消极的讲法。节约首先是节约物化劳动‘原材料’和劳动力,例如妇女劳动力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是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许多经济学者不注意这一件。我国二亿五千万个劳动力,搞不好,浪费几千万个劳动力是很容易的。搞一些初步的技术改革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作用。如水利工地搞车子化,广东提一个劳动力搞四土方,这里面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讲节约,应从广义来讲,不是少吃少穿,节约以后,而是可以多吃多穿。做到建设速度快,积累增多,生活又改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本事就在这里。这里有一个发展农业的问题,以发展农业为基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五、七年机械化,发展更快,生活更好,干劲更足。(陶铸插话:加上有好的良种,又搞技术改革,粮食增产可以很快的。去年南宁会议时广东亩产五百一十斤,今年接近八百斤,看来一千斤是不难搞到的。农业一发展,工业便会搞起来。) 苏联递减是有其原因的。农业的腿短,生产关系没有及时调整好,上层建筑对发展生产是不相适应的。我们不应以个人物质利益来教育群众,应教育群众对前途多关心一些。我们对群众进行教育、提高;“几年辛苦,万年幸福”、“苦战三年,改变贫困面貌”等等,而不是以个人物质来教育群众。列宁讲过:共产主义劳动是不计报酬的自觉劳动。我们教育群众应该用共产主义的精神,使群众看得远一点,当然在实(际)工作上,仍然应按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既然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短暂的阶段,只有几十年,而共产主义可能几万年,几十万年。在过渡时期里,旧社会的痕迹没有去掉,还运用许多旧社会的形式,如商品、价值、货币、银行等,但这性质已经变了。斯大林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不承认有剩余价值,称资本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生产资金)。劳动力不足商品,但是不是可以采取商品形式?讲有剩余产品,而不敢讲有剩余价值,不讲有盈利。我们采取了许多旧名词,但是内容变了。譬如我们习惯讲得痛“心”,而不讲痛“脑”,用衷“心”,而不讲衷“脑”,旧名词是改不掉的,这有什么妨碍呢?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旧社会的痕迹,但我们的理想是在前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实质上不是商品,固定资产也不是剥削,剩余价值也不是个人占有,为什么不敢讲?教科书在解释旧名词时,忸忸怩怩,故意回避。 二十五至二十七章的三个规律是重要的,不但在社会主义用得着,共产主义社会也用得着。 455页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加了一句:“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是加得好的,斯大林没有讲这一句。“先进技术基础上”是用“先进”两字,不用“高度”,是比较来讲的,双铧犁也是比较先进的。455页最后一段讲的是生产的目的,为达到这目的,就必须使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扩大。 456页最后一段,讲社会主义可以不断地扩大生产,但还没有解决高速度问题。既要高速度,又要不断,怎样的速度又是不断?还要靠实践来证明。不断是解决了,高速度还没有解决。 461第三段讲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能够毫无阻碍地推广科学最新成就,技术发明和先进经验。这是一种可能性。我们国家采取现场会议,抓得快,先进帮助落后,没有“秘密”。但是如果单讲物质刺激,就会影响技术的发展。在苏联,窍门是不给别人知道的。往往是封锁先进技术,否则不能获得物质奖励。强调物质刺激,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不可没有物质,但过分强调则不成。是靠物质刺激第一,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呢?外国是有争论的。我们说:政治驾驭技术、物质,政治是统帅。机械唯物论是没有灵魂的唯物论,单纯强调吃饭穿衣,不是政治挂帅,而是钞票挂帅,过分强调物质刺激可能出现“按酬付劳”,实际会引起许多付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教科书第二十六章是很重要的一章,一般讲得好,提出许多问题,但缺乏分析。我们讲比例要从具体问题讲起,一步一步深入。如从粮、油、棉……等生产讲起,两大部类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等等比例来讲,不要从抽象定义出发讲起。469页讲生产配置,也讲了四条。应该明确的讲农村要搞工业,把工农业结合起来。运输业很重要,在计划工作中要正视这个问题,节省运输很重要,譬如石碌运矿石出去是空船来,东北运木材,山西运煤都是空车回。这是一个生产配置问题。分配劳动力很重要,把工区生产配置在有劳动力的地方,有重轻工业配置,否则工人连爱人也找不到。475页,强调按劳分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刺激越多越好,处处表现出把这条原理过分强调了。480页,平衡表要算得好,算不好也是个问题。年年算,算不准,也有个经验,总比不算好。总之,这一章很重要为作计划,提出许多问题。许多规律要讲得通俗,使人容易掌握这些规律。 11月18日的发言只要有按劳分配存在,那怕是两种所有制消灭了,商品仍会存在,不过商品的性质变了。劳动力当然不是商品了,但仍要采取商品的形式。既是商品,就需要一种计算方式。货币是等价物,就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我以为只要不取消按劳分配,商品生产就不能取消。 到共产主义社会,当然不会有交换了。不过社会的计算形式总是有的,社会上各项产品需要生产多少,每个人需要多少,需要计算。到那时候,大概是有一部分先实行供给制,况且供给部分越来越扩大。但是也可能保留一小部分以货币形式付给,购买某些高级的特殊商品。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最根本的一点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资本主义社会是为交换价值而生产。还有,社会主义的商品价格不受价值的支配,其价格由国家规定,也即是商品价格由国家干涉起作用,而不是价值规律起作用。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性质,到社会主义社会就完全变了。这个问题很值得全面研究。 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同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联系起来。我们过去讲节约,多是强调节衣缩食,这是消极的;从积极方面来讲,应是节约劳动力、节约原材料、节约劳动时间。这样的节约,意义更大。今后应当多从这方面来宣传。 按劳分配是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问题是如何去掉这种残余。是靠物质刺激呢,还是靠思想教育?人民公社实行伙食供给制,懒人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先给他,然后教育他,这样更有效。物质刺激是资产阶级的办法?资本家很强调这个,并且不惜培养工人贵族。物质刺激的办法我们不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