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传记 -> 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 |
上一页 下一页 ︱ 字号:大 中 小 |
五 判处资本主义死刑 列宁从克拉科夫不断地把一些报道外国问题的通讯寄给彼得堡的各家报纸。他是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虽然比起常为《纽约论坛报》撰稿的卡尔·马克思来要逊色一些。列宁是一位出色的写抨击性文章的作家。有一次他摘录了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大炮消灭了封建制度。墨水在消灭现代社会。”列宁为消灭这个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喜欢根据那些使他入迷的统计材料写出一篇篇抨击的文章来。但是克拉科夫的各个图书馆很贫乏,而他又很忙,因为许多布尔什维克不断地来找他,常来找他的有布哈林、斯大林及其他一些人。布哈林是一个快活人和艺术爱好者;阴沉的高加索山民斯大林在列宁的指导下写出了一本论述民族问题的小册子。 许多革命者从彼得堡和俄国的其他一些城市出发,通过公开的和秘密的途径,穿过奥匈边境,来到了克拉科夫,他们一方面把国内运动的消息报告给列宁,另一方面带着列宁对党的领导所作的指示回到沙皇的首都。在来到这里的人中有一位年轻的安娜·尼基福罗娃,她是一位普通党员。克鲁普斯卡娅亲热地接待了她。克鲁普斯卡娅对她说:“我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没有儿女,你就作为我们的女儿在这里住上一个时期吧。”安娜在列宁夫妇那里住了20天,即从1914年6月16日住到7月5日。全家人都忙得很。每天晚上列宁不是写信,就是写文章。克鲁普斯卡娅和母亲在忙完家务后就亲手来抄写列宁的稿子和寄往彼得堡的信件。安娜·尼基福罗娃帮助她们做这些每天要做的事。有一些信件是用普通墨水抄写的,而在另一些信件的字行中间却是用隐形化学墨水写的特别重要的通知。邮件准备好后,就装进一个背囊,由列宁亲自骑上自行车把它送到邮局。①一些特别秘密的指示是由像安娜·尼基福罗娃这样的通信员口头传达的,再不然是把这样的指示放在双底手提箱里转移出去或者是放在衣服里子里由她这样的人转交出去。克鲁普斯卡娅本想把她留在克拉科夫,但是任务的重要超过了“母亲的”情感。 1914年8月7日,奥地利的警察机关逮捕了列宁,理由是指责他有间谍嫌疑:世界大战开始了,而列宁却是在敌国领土上的俄国人。由于奥匈议会中的社会党议员维克多·阿德勒及其他一些人的干预,列宁只蹲了12天监狱就被释放了。出狱后他和克鲁普斯卡娅去到了中立国瑞士,途中在维也纳停了一天。他们在伯尔尼住了下来,住在季斯捷尔韦格②,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这是一条紧靠伯尔尼森林的很安静的小街。伊涅萨住在路的那边。 ①《回忆弗·伊·列宁》俄文版第4卷第164--172页。
②俄文的意思是飞廉路。——译者注 国际社会主义者和平代表会议召开的最初两次会议,于1915年9--10月和1916年4月分别在齐美尔瓦尔德和昆塔尔举行。列宁出席了这两次会议,会上他坚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主张。 列宁认为,在战争进行期间,他只好留在瑞士。这是他撰写抨击性文章的时机:幸运的是,这时瑞士那些办得很好的图书馆可以为他利用。他在1916年1月初写完了第一本抨击性小册子,1月11日他把小册子寄给了在彼得堡的高尔基。随同小册子寄去的一封附函是过去两年来列宁写给高尔基的第一封信。两年以前高尔基给列宁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为波袼丹诺夫的马赫主义观点进行了辩护。1913年12月列宁给他写了一封不顾情面的回信,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陷于破裂地步。列宁在那封信中引证了高尔基的一些话:“神是部落、民族和人类所形成的一些观念的复合,这些观念在激发和组织社会感情,以使个人同社会相联系,约束动物性个人主义。”列宁对高尔基写道:“这种理论显然是同波格丹诺夫和卢那察尔斯基的那个或那些理论有联系的。它显然是错误的,并且显然是反动的。……您的整个定义完全是反动的和资产阶级的。”①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6卷第366--367、368页。——译者注
高尔基没有回信。 1916年1月,列宁恢复了同高尔基的通信,他把自己的一本标题为《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材料》(第一编美国的资本主义和农业)的小册子寄给了高尔基。高尔基没有把这本小册子予以发表——1917年党在彼得堡出版了这本小册子。列宁在同一封附函里告诉高尔基:“目前我正在着手写论帝国主义的小册子。”①列宁从1916年1月到6月一直在写这本小册子。 列宁对收集数字和引文具有极其强烈而惊人的热情。为了撰写论述美国农业的这本抨击性小册子,他从1900年和1910年的人口调查和纳税者名册中抄写了整页整页的数字,他用英文从美国的书籍、杂志、报纸和政府公报中所作的摘录写满了好几个笔记本。为了撰写他那部论述帝国主义的著作,他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工作。他对很多国家所作的统计材料和从英文、法文、德文书籍中所作的长篇摘录达760页之多(占20本笔记)。列宁用勤奋的笔迹写下的所有这些材料以及他在页边上所写的注,都被保存了下来并发表了出来。②克鲁普斯卡娅帮助进行这一工作,她在列宁的指导下从约·阿·霍布森的《帝国主义》一书中抄写了许多很长很长的摘录。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直到今天还仍然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武器库中最有用的武器。列宁思想的这一典范对制定苏维埃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部书原打算在帝国主义的俄国公开出版。但是在它即将问世之际,列宁来到了实行共和制的彼得格勒。由于没有时间对这部书进行修改,列宁便在1917年4月26日给该书写了一个序言。在这个序言中列宁解释说,由于书报检查的要求,他不得不用“那种伊索式的——可恶的伊索式的——语言”③:例如,他举出朝鲜来代替日本帝国主义,而实际上他是想列举荷兰、波兰、波罗的海各边疆区和俄国的那些亚洲省份来说明沙皇的帝国主义政策。这篇序言以及列宁于1920年7月6日为法文版和德文版写的另一篇序言,用类似的说法强调了同一个基本论题:“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列宁集中其全部智力并运用大量的材料来证明这个论点。结果便写出了这部判处世界资本主义以死刑的著作。列宁断言,第一次世界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在列宁的词典里,帝国主义是兼并、抢劫和掠夺的同义词。在列宁的词典里,帝国主义也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帝国主义是注定要灭亡的,因此,资本主义也是注定要灭亡的。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5卷第197页。这本小册子就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见《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575——688页)。——译者注
②列宁的这些材料全都收集在《列宁全集》俄文第4版第39卷(中文第2版第54卷)中。——译者注 ③《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575页。——译者注 列宁的这篇学术论文一开始就使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引用了各种各样的引文,以此来证明生产集中于一切大垄断组织“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①卡特尔“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② 因此,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管其是否占有殖民地,只要它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它就是正在变为帝国主义国家。列宁得出这个结论是通过如下一些逻辑的飞跃达到的:随着工业的卡特尔化,卡特尔所收买的银行便蓬勃发展起来。这样一来,“许多分散的资本家便形成为一个集体性的资本家”——大银行。“旧的资本主义,即绝对需要交易所作为自己的调节器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正在成为过去。”③总之,“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紧紧接近最全面的生产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与意识,可以说是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的竞争自由向完全的社会化过渡的新的社会秩序。”④“人类历尽艰辛所达到的生产社会化这一巨大进步,却造福于……投机者。”⑤社会化预示着资本家的资本将大大增加,他们的资本可以说是在流过国境,流到国外……帝国主义意味着在国外的巨额投资。 ①《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588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589--590页。——译者注 ③同上,606页。——译者注 ④同上,第503页。——译者注 ⑤《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594页。——译者注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食利者,即有价证券的股东和持有者,他根本不对生产进行投资,根本不做任何事情,完全靠“剪息票”为生。列宁说:“帝国主义,或者说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候,这种分离(即食利者同企业主的分离——路·费·注)达到了极大的程度。” ① 食利者把自己的钱交由银行来支配。银行和托拉斯为了寻找新的征服场所,便把目光转向国外。列宁断言:“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 ②这种变化是由先进国家中大量的“过剩资本”引起的。 为什么“流过国境的”过剩资本不用来在本国投资呢?列宁证明说:“假如资本主义能发展现在到处都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农业,假如资本主义能提高在获得技术惊人进步的情况下仍然到处是半饥半饱、乞丐一般的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那当然就不会有什么过剩资本了。”不过“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会降低资本家的利润),而会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在这些落后国家里,利润通常都是很高的,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 ③ ①同上,第624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626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627页。——译者注 列宁深信,情况只能变得更坏。他问道:“除了在甜蜜的改良主义者的幻想里,哪里会有能够关心民众的处境而不关心夺取殖民地的托拉斯呢?”①约·阿·霍布森在其《帝国主义》一书(列宁对这部书作了极高的评价)中建议“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列宁引证这些话时在括号中怀疑性地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②列宁认为,要靠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或者靠在公开的市场上而不是在殖民地获得原料来使民众的处境有所改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列宁认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会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降低资本家的利润,资本家对此是不感兴趣的。由于原料储备不足,所以要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到原料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感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产地的斗争愈尖锐,抢占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③为了证明这一点,列宁从齐格蒙德·施尔德尔博士的一部多卷本著作(1912年在柏林出版)中引证了一个悲观的预言:“城市人口和工业人口的增加,在较近的将来与其说会遇到食品缺乏的障碍,远不如说会遇到工业原料缺乏的障碍。” 列宁补充说:“例如木材(它变得日益昂贵)、皮革和纺织工业原料,都是愈来愈缺乏。”④列宁还相信,“美国的石油来源陷于枯竭”。穷困的世纪正在到来。于是便出现了帝国主义。 ①《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646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672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645页。——译者注 ④同上,第645--646页。——译者注 资本从欧洲流到其他各个大陆。到1914年时,英国输出的资本为750---1000亿金法郎,法国为600亿,德国为440亿。列宁认为,有人说英国把剥削来的大部分资本投到了本国的广大领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法国的“国外投资主要是在欧洲,首先是在俄国(不下100亿法郎)”。德国的国外投资“在欧美两洲之间分布得最平均”。列宁把英帝国主义叫做“殖民帝国主义”,而把法帝国主义则叫做“高利贷帝国主义”。他写道:“德国又是另一种情况。”①列宁认为,俄国“是一个经济上最落后的国家”,它也发展到了“现代资本帝国主义”阶段,虽然俄国的这种最新资本帝国主义“可以说是被前资本主义关系(显然是指农村村社和亚洲的游牧生活方式——路·费·注)的密网紧紧缠绕着”,②其他殖民国家,如美国、日本、荷兰、比利时和葡萄牙共同霸占完了我们这个行星上无主的土地。世界已被瓜分完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重新瓜分了。相反,重新瓜分是可能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③ 列宁断言:“对于金融资本来说,不仅已经发现的原料产地,而且可能有原料的地方,都是有意义的。”④于是便展开了一场“争夺世界上尚未瓜分的最后几块土地或重新瓜分已经瓜分了的一些土地的疯狂斗争”。⑤例如,美国石油资源的枯竭导致了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石油资源的“煤油”战争。石油帝国主义是殖民帝国主义这架包罗万象的机器上的一个组成部分。 资本家夺得领土之后便来开发这些领土:“英国资本家用尽一切办法竭力在自己的殖民地埃及发展棉花生产……俄国资本家在自己的殖民地土耳其斯坦也这样做,因为这样他们就能较容易地打败外国的竞争者,较容易地垄断原料产地,成立一个实行‘联合’生产、包揽棉花种植和加工的各个阶段的、更经济更盈利的纺织业托拉斯。”⑥列宁把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不过这样的“社会化”并不适合他的心意。他愿意看到的是把生产“集中”在国家手里。 ①《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629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644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640页。——译者注 ④⑤同上,第646页。——译者注 ⑥同上,第647页。——译者注 大不列颠走得更远,它不限于夺取殖民地和剥削殖民地的天然财富。列宁所引证的一位德国专家①写道:“南美,特别是阿根廷,在金融上如此依附于伦敦,应当说是几乎成了英国的商业殖民地。”②本身是殖民帝国的葡萄牙,用列宁的话来说,是“处在英国的保护之下”。③ 卡尔·考茨基这位德国社会主义者的领袖和思想家期待着帝国主义“再经历一个新的阶段,即把卡特尔政策应用到对外政策上的超帝国主义的阶段”。关于这一点列宁写道:超帝国主义阶段就是“全世界各帝国主义彼此联合而不是互相斗争的阶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停止战争的阶段,‘实行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的阶段”。④列宁严厉地批评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把它说成是“超等废话”,并补充说,考茨基是在“为帝国主义辩护土助长声势”。⑤列宁认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它们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各资本主义国家或各国卡特尔结成国际联盟的思想对他是格格不入的。他所预料的不仅是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而且是在欧洲本土争夺优势和领土的竞争。他引证的例子是“德国对比利时的野心,法国对洛林的野心……(比利时作为反英据点对德国来说特别重要,巴格达作为反德据点对英国来说也一样重要)”。⑥每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都力求获得霸权。托拉斯争夺殖民地原料和食品的斗争导致在政治上要夺取亚洲和非洲的领士,以防止它们被竞争国所占领。列宁预见到了战争。 ①这位专家就是舒尔采-格弗尼茨。——译者注
②③《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648页。——译者注 ④同上,第655页。——译者注 ⑤同上,第656页。——译者注 ⑥同上,第653页。——译者注 列宁断言,跟在投资后面的是军旗。有价证券的股东和持有者,即“以‘剪息票’为生……终日游手好闲”①的食利者可以用本国政府的武装力量来为自己效劳。为了证明这一点,列宁引证了舒尔采一格弗尼茨博士(他是关于不列颠帝国主义一书的作者,列宁称他是“德国帝国主义的狂热崇拜者”②)的话。这位饱学的德国博士写道:“英国贷款给埃及、日本、中国和南美。在必要时,英国的海军就充当法警。英国的政治力量保护着英国,防止债务人造反。”③同一位作者(列宁又把他邀来作为见证人)声明:“英国逐渐由工业国变成债权国。”④ 荷兰(它是“食利国的标志”)、法国、德国、瑞士和比利时也都遭到了这种可悲的命运。只要殖民地的苦力在为它们劳动,它们就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列宁把这种情况叫做“帝国主义所固有的寄生性”。列宁说,资本主义进入了自己的最高阶段,即寄生阶段。“食利国是寄生腐朽的资本主义的国家。”⑤列宁认为,这个阶段是资本主义末日的开始,是社会主义的前奏。 列宁写道:“在英国,愈来愈多的土地不再用于农业生产,而成了专供富人运动作乐的场所。……英国每年单是花在赛马和猎狐上面的费用就有1400万英镑。”⑥从舒尔采-格弗尼茨的著作里摘录的一段德文引文也适用于这一情况:“欧洲将把体力劳动,起初把农业劳动和矿业劳动,然后把比较笨重的工业劳动,推给有色人种去干,自己则安心地当食利者。”⑦ ①《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661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687页。——译者注 ③④同上,第662页。——译者注 ⑤同上,第663页。——译者注 ⑥⑦同上,第666页。——译者注 列宁并不为“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到来而高兴,相反,地平线上出现的那工会书记的手掌大的一小块阴云却使他感到难堪和不安。资本家们由于垄断组织的发展而得以发财致富,这“在经济上就有可能去收买无产阶级的上层……帝国主义有一种趋势,就是在工人中间也分化一些特权阶层,并且使他们脱离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英国一部分无产阶级已经资产阶级化了……”①列宁慨叹道:“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渗透到工人阶级里面去了。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②这样一来,哪里还有阶级斗争呢?哪里还有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呢?哪里还有社会主义呢? 但是,列宁在共产党人称之为“客观历史力量”方面找到了安慰。德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列宁根据他们的著作作出了自己的结论)谈到了“交织”——工业企业同银行之间的相互交织等。列宁问道:“‘交织’这个说法说明了什么呢?……构成这种交织现象的基础的,是正在变化的社会生产关系。”③“大企业变得十分庞大,并且根据对大量材料的精确估计,有计划地组织原料的供应……运送这些原料到最便利的生产地点(有时彼此相距数百里数千里)是有步骤地进行的……原料的依次加工直到制成许多种成品的所有工序是由一个中心指挥的……这些产品分配给数千万数万万的消费者是按照一个计划进行的(在美、德两国,煤油都是由美国煤油托拉斯销售的)……”④这还不是“生产的社会化”吗?由此是否应当得出下面的结论呢?这个结论就是:“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如果人为地拖延消灭这个外壳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烂。” ①《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665页、667、668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670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686、687页。——译者注 ④同上,第687页。——译者注 当然,新的“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机会主义的脓疮迟迟不能治好的最坏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腐烂的外壳“终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灭”。①舒尔采一格弗尼茨博士这个德国帝国主义者(列宁是这样地喜欢引证他的话)写道:由于工业领导同“中央管理委员会”的交织,“我们已经走在实现这一预言的道路上:这是和马克思本人所设想的马克思主义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不过也只是形式上不同”。 列宁高声慨叹道:“这真是对马克思的一个绝妙的‘反驳’。”②而这种“反驳”却证明马克思是正确的。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只剩下一个外部形式,也就是只剩下一个外壳了,而这个外壳也在腐烂。只要能把“工人贵族”争取到革命方面来那就好啦,“工人贵族”是一个“资产阶级化了的工人阶层……他们按生活方式、工资数额……说来已经完全小市民化了”。③ 列宁在这方面的乐观主义,在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两年半之后便枯萎了。列宁在1920年7月6日为《帝国主义论》一书写的《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中,对这个享受优厚待遇的“工人贵族”痛加责难,说它是“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真正代理人,是资本家阶级的工人帮办(Labor lieutenants 0f the capitalist class),是改良主义和沙文主义的真正传播者。”④现在,他从政权的高度清楚地看到,在世界性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国内战争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而且是大批地纷纷站到资产阶级方面去”。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就获得了比列宁在4年前所预言的为时更长的延期。但是列宁的这部书依然是一部圣经。 ①《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687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688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581页。——译者注 ④同上,第582页。——译者注 × × × 列宁没有去进行研究来解决自己的疑问。他写《帝国主义论》一书是想表明他的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资本主义是不可救药的,社会主义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制度“永远”不可能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这不是它的事情。它的事情是在殖民地获得高额利润。 但是,“不可避免的”和“永远”这两个词是在预言家而不是在社会科学家的词典里才有的。思想家收集事实是为了用来建立理论。理论是一种永久的思想。理论是从各种各样的现象中所得出的一种共同规律或原则,它是了解其他现象(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现象)的指南。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则是一种幻想,是一个热衷于信仰的人的未能实现的幻想,而不是一位学者细心作出的结论。 为了充实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论题,列宁引用了许多事实。但是,如果不把事实同想像结合起来,那事实就会始终是没有结果的东西。列宁坚信,不久就将出现“美国石油资源枯竭”的情况(这话是在1916年说的!)和木材原料、制革原料、棉纱原料的缺乏情况,这表明他对人类的发明能力和地球资源的评论是非常低的。从他写出《帝国主义论》一书时起,取之不尽的石油湖在北美和南美,在俄国、近东、东南亚和北非纷纷发现。越来越多的新油矿正在开发。但是,纵令油源有朝一日枯竭的话,那代替石油的将会是原子能、海浪、涨潮和退潮以及其他一些眼下还无法猜想的能源。在今天,谁能够去认真地接受列宁关于不久就将出现燃料缺乏的情况这种预言呢?更不要说关于制革、木材、棉花或者是其合成代用品的缺乏的预言了。列宁的悲观成见使得他的关于世界原料储备的认识成为错误的认识。他的关于人的认识同样也是错误的,因为不然的话,他怎么能够把荷兰看做是一个住满了靠剪息票为生、“终日游手好闲”的寄生者的“食利国的标本”呢?无论是贫穷的荷兰人还是富有的荷兰人,他们都热爱劳动这一点如同瑞士人和德国人办事认真一样,是出了名的。列宁在欧洲住了很多年,竟没有看到如下一个问题的实质,这就是欧洲各国人民所以能过上富裕生活,是由于他们能吃苦耐劳,掌握了技术并具有组织才能。荷兰和瑞士这两个国家几乎根本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它们的财富是靠人的劳动和技能创造出来的。当1949年荷兰人终于失去了印度尼西亚时,他们的生活水平反而提得更高了,而印度尼西亚竟占他们殖民帝国的99%,是石油、橡胶、烟叶、锡及其他原料的真正宝库。 与约·阿·霍布森对帝国主义所做的分析相比,列宁所做的分析,说得客气一点,是相当粗略的。列宁在他这部书的俄文版序言中写道:“论述帝国主义的一本主要英文著作,即约·阿·霍布森的书,①我还是利用了的,而且我认为是给了它应有的重视。”②但是,列宁并没有向霍布森学会进行精细的分析。霍布森这位非马克思主义派的社会主义者是一位精细的辩证法学家,而列宁则是一位粗略的学理主义者。虽然霍布森本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他那精确的解剖性的分析却清楚地表明了:资产阶级国家应当怎样摆脱和为什么要摆脱(而且后来有的国家也确实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瘟疫。可是在列宁的小册子里却只确定了一种惟一的、简单化的可能:腐朽的帝国主义或社会主义。这样一来,社会主义就变成“不可避免”的了。但在这种“不可避免”到来之前,情况则依然是毫无希望的。历史表明,霍布森这位改良主义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列宁则是一位教条式的空想家。 ①约·阿·霍布森《帝国主义》,1902年和1905年出了第1版,1938年出第3版时作了全部修订和重排(伦敦)。
②《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575页。——译者注 至于问题的实质,那在列宁和霍布森之间并没有什么意见分歧。不过在问题的细微之处他们则发表了完全相反的看法,而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最终决定了4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那些有决定意义的反帝国主义事件的进程。霍布森写道:“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大不列颠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为投资争取有利的市场。大不列颠一年年地越来越变成一个靠国外贡赋来生活的国家,而那些享受这种贡赋果实的阶级越来越关心的是,如何使国家政策、国库和武装力量用来扩大他们私人的投资范围,用来保持和改善现有的投资情况。”①在这里,霍布森同列宁是完全一致的。霍布森说:“侵略性的帝国主义是投资者获得巨大利益的来源,因为投资者在本国不能为自己的资本找到能够获得利润的使用场所,所以便要求本国政府帮助他在国外找到有利可图的和可靠的投资场所。” ② ①霍布森《帝国主义》一书第53—54页。
②同上,第55页。 列宁认为的关于帝国主义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也可以归结为这一点。但是霍布森对问题的看法要深刻得多。首先一点是,他没有把殖民主义同帝国主义混为一谈。他说:“殖民主义就其最好的意义来讲”,是通过向国外移民的办法“让人民自然地迁居到新的土地上”。霍布森引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作为这种移民的例子(他要是也能引用北美的13个殖民地该多好)。霍布森还提到了俄国人在亚洲的侵略行为,他们是通过强迫手段把许多大俄罗斯人迁移到亚洲一些荒僻地区去的。帝国主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极少数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对占大多数的被征服的外国人的统治”。殖民主义的例子是很少的,因为帝国主义扩展得太广泛了。霍布森称帝国主义为西方民族主义的“劣等形式”。 霍布森认为国际主义比民族主义好。他引证了一位英国作者的如下一段话:“在法国革命前夕,欧洲一些卓越的思想家——莱辛①、康德、歌德、卢梭、拉法捷尔②、康多塞③、普利斯特列④、吉本⑤、富兰克林——与其说是某一个别国家的公民,不如说是世界的公民。歌德自己承认,他不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他感到高兴的是,没有爱国主义也行。各国有高度文化的人在有教养的人们中间是到处为家的。康德对巴黎发生的事件要比对普鲁十的生活感兴趣得多。”⑥ ①戈特霍尔德·埃夫拉伊姆·莱辛(1729--1781)是德国剧作家、启蒙艺术和文艺批评的理论家,德国古典文学的奠基人。——译者注
②H·K·拉法捷尔(1741一1801)是瑞士作家,研究神学,苏黎世的一个牧师,一生写有很多诗歌、小说和剧本。——译者注 ③让·安东·德·康多塞(1743—1794)是法国启蒙学者,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活动家。——译者注 ④约瑟夫·普利斯特列(1733--1804)是英国化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译者注 ⑤爱德华·吉本(1737--1794)是英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著有反对教权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译者注 ⑥霍布森《帝国主义》一书第7页。 霍布森指出,侵略性的帝国主义不仅切断了“通向国际主义的道路,在互相竞争的各帝国之间燃起敌对的情绪,而且还威胁着那些比较弱小、不太发展的种族的自由和生存,从而激起了他们的过分的民族自觉”。 霍布森在他那本书的1938年版的序言中提到了“那种鼓动人民去进行侵略活动的情绪”。他写道:“那种在意大利、德国或日本由于这种侵略而可能激起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经济上的必需(提出这种必需是为侵略作辩护)所造成的。它是由一个像畜生一般的人所固有的那种根深蒂固的好战性和掠夺性而产生的。”不管这种观点是否为人们所全部接受,霍布森本人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他补充说:“这种爱国主义……在其行动中是由一些经济动机所滋养和支配的。”——应当指出,这位英国作者起码承认在帝国主义中也包含有心理因素,而列宁却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霍布森在他这部名著的早先一版和最后一版中还让读者去注意“作战的军官们的野心和对于冒险行为的爱好……他们是征服印度的最起作用的根源”。霍布森认为,军人们“就其信念和职业兴趣来讲是一些帝国主义者”。他们由于得到了“贵族和有产阶级(为自己的子弟在军事方面寻找前途的有产阶级)的同情和支持”,因而对政府的政策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这里霍布森引证了詹姆斯·穆勒说过的一句话,穆勒把不列颠的殖民地说成是“在户外为上层阶级进行社会工作的庞大体系”。以这种方式在殖民地工作的人数并不多,但是由于一些人对这种职业太感兴趣,因此这种兴趣的提高便成了帝国主义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①霍布森不认为“剪息票”是惟一的经济因素。 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霍布森不认为所有的资本家都同样地对帝国主义感兴趣。他认为资本家阶级可能是由许多具有互相矛盾的利害关系的集团构成的,他用一些统计表清楚地表明,“工商业阶级从自己的新市场那里所得到的好处是很少的,因为纳税给他造成的开支超过了从商业中所得到的利润”。霍布森再一次指出,“侵略性的帝国主义是投资者获得巨大利益的来源,因为投资者在本国不能为自己的资本找到能够获得利润的使用场所”。但是“它使纳税者花费很大的费用,所以对工商业来说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它“预示着这个公民②遇到极大的危险”。 ①霍布林《帝国主义》一书,第50--51页。
②“这个公民”即指上句所说的“纳税者”。——译者注 在这位英国社会学家于本世纪初写的这些话中,提供了一把了解1946年及以后所发生的那些事件的钥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只剩下很少的资本可以用来在殖民地进行投资。英国的工商界人士期待着从独立的印度那里能进行更为有利的交易。而主要是:众所周知,如果被战争削弱的英国还依然坐在印度这个煮开了的锅上的话,那威胁到“这个公民”的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极大的危险”。 此外,列宁认为有利于帝国主义的那个因素本身实际上损害了他。因为在1945年,“工人贵族”、“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的真正代理人”、“资本家阶级的工人帮办”成了艾德礼首相的不列颠政府。这个政府首先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开始谈判,两年之后谈判导致了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缅甸的独立,并开始了另一个过程,其结果是到1960年时一大批殖民地从联合王国、荷兰、法国、比利时和合众国(日本由于战败而失去了自己的帝国)的统治下获得解放,后来获得解放的还有以色列、加纳、苏丹、马来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等这样一些国家。 列宁曾经预言,旧的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变为垄断帝国主义,变为一种垂死的、寄生的制度,如果机会主义者不加妨碍的话,这种制度必将为无产阶级所推翻而代之以社会主义的专政。历史发生了与这个发展方向完全不同的变化。由社会舆论、各个政党、各种工会以及争取实现改革的各个集团和个别人士所体现出来的民主,再加上国家利益和资本家的自私心,以及科学和在生产、组织、分配方面所采取的新方法,——这一切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到了这样的高度,以至于在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不再有“沦为乞丐的、饿得极端虚弱的”群众了。农业生产增长到了这样的程度,使得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还能够援助自己原先的殖民地。工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和职员这个中等阶级(包括教师、医生、律师、作家、演员、艺术家、运输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台和电视工作者、出版工作者、从事广告宣传和社会关系方面的职员,等等)的巨大发展,使得地方市场扩大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结果,从前力求流人殖民地和国外的资本,如今在自己国家里找到了更有利、更可靠的投资场所。这就使得生产进一步扩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于是便出现了更加繁荣的国内市场和日益增长的地方投资,从而代替了资本的输出。 因此,列宁和霍布森以很不赞成的态度所描写的那种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们把自己的资本不是投放在本国,就是投放到其他发达国家,只是很小一部分资本才流人过去的或现在的殖民地。从前那些附属的领土如今获得巨款,这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以政府援助的形式提供的。但是资本家们则是把自己的大部分资金投放到那些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稳定的先进国家(不过他们一向都是这样做的,甚至在帝国主义繁荣时期也是这样)。现在,以前的那些殖民地反而对国外私人投资的减少抱怨起来。例如印度大使兼印度经济事务全权代表B·K·尼赫鲁于1960年11月15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声明:“美国在印度的新的投资在最近几年中每年都不超过1000一2000万美元,包括留下的利润在内。这个数额太小啦。”①尼赫鲁大使指出:资本家们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是“不信任”。那么多的新制度把外国的财产和投资都收归国有,这自然使那些投资者心情沮丧。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时代一起前进的各国人民,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在本国投资和在友好国家投资的可能性增加了。 ①《印度概况》,印度使馆印度情报处发行,华盛顿,1960年11月15日。
把资本集中于本国市场和通过宗主国议会的决定使大批殖民地纷纷解放,这些事实彻底推翻了列宁的关于帝国主义的论题。 拥有殖民地的国家过去的罪过在于剥削自己所统治的地区并忽视其需要,现在则由于失去了这些地区而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富裕。殖民帝国的丧失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在物质上是有利的(虽然有些集团因此而受了损失)。殖民帝国的丧失还导致了政治自由的扩大,因为正如马克思和列宁所不止一次地指出的那样,一国人民如果不局限于自己本国的自由的话,就不能够剥夺别国人民的自由。殖民地人民迫切要求自由,而当他们过去的统治者在满足了他们的这种愿望之后,自己也变得更自由了。 西方帝国主义陷于末日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腐朽和寄生性这一消极过程所造成的后果。这一末日是3个创造性过程的结果,即殖民地的革命高涨、技术革命和人民的要求。这3个过程的发展使得西方各国各个居民阶层的生活水平不再有什么差别。 如果责难列宁,说他没有预见到这些事件,那是不公道的。因为未来是难以预料的。可以对列宁进行批评的地方只在于他完全排除了这条道路的可能性。他认为自己的那套思想体系之所以严酷,完全是由于他要消灭的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 但是西方世界原来是有伸缩性的和具有适应能力的。大不列颠的工党政府把英国银行和许多工业部门都收归国有,并实行了普遍免费医疗。这些新措施大部分都被以后几届真正的资本主义的保守内阁保存了下来。在美国这个被共产党人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堡垒”里,弗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总统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一直继续到现在。这个新时代的特点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自治机关的资金可以用来支持和改善私人企业和整个整个的生产部门(如农业),并使之适合于现代化的要求·,联邦政府建立了许多大型水电站和灌溉系统。美国的一些最大的私人企业受到政府的资助。在奥地利这个为天主教徒和社会党人所联合统治的国家里,50%以上的工业和银行都属于国家。在以色列,60%的国民经济都掌握在社会主义的工会手里,其余部分掌握在私人资本手里。在印度和其他一系列不久前才获得独立因而不够发达的国家里,混合经济获得了发展,这种经济的特点是私人资本主义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竞赛,这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完全相抵触的。国家资本主义(它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同义词)几乎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欧,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的和平竞赛到处都为双方带来了好处。 这个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然而对这种情况,像列宁这样的职业辩证法学家竟然根本未能预见到。 诚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列宁企图说服左派布尔什维克即布哈林分子,要他们相信少数民族的自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可以达到的时候,他曾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某种弹性。当代的事件表明,这种自决破坏着帝国。例如,大不列颠承认在甘地和尼赫鲁领导下所开展起来的强大的运动是人民要求独立的意志表现,便作出相应的结论,让印度实行独立。列宁虽然也开始看出这样一条发展道路,但他却顽强地坚持已见,认为“帝国主义处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社会主义革命将结束处于衰落状态的资本主义。列宁是不对的,因为资本主义由于实行了种种改革而活下来了,而从前那些殖民地的苏醒了的人民在联合国中占有了位置。 列宁的一个最大错误就是对无产阶级的作用作了不正确的评价。他同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皆一样,认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但是当时的掘墓人是一种待遇很差的干粗活的工人,而从那时以来,这种干粗活的工人变成了技术熟练的、“竖着浅蓝色领子的工人”(英国人语),他们与职员(这些人是“竖着白色领子的工人”)有着很多共同之处。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图形标志是画着一个筋肉发达的工人举起一个大锤要砸碎那套在地球上的锁链。卡尔·拉狄克在私人谈话中开玩笑说:“从锉刀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由于技能代替了体力,西方的工人不再认为自己是无产阶级了。工人阶级愿意从事外科医生的职业,而不愿意干掘墓的粗活,于是他们便同进步的资本家一起,给资本主义做了一次整形手术,把资本主义变成了一种现代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中既有群众的高度生活水平,又有混合经济,还有国际主义。 列宁的错误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这就是他性格中所固有的信念使他确信敌人的疾病是不治之症;确信世界革命很快就会爆发;在崩溃了的资本主义废墟上必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种种条件中只希望看到俄国条件的模塑品;他根本不能接受中间道路,也不知道有中间道路;对一切问题只限于用党的方法去解决;最后,还有一个原因(这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懂得,现代的国家依靠计划工作,依靠对私人的安全保障,依靠缓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采取有效的改革,能够做到的事情有多么多。 × × × 1940年有两个苏联经济学家出版了一本书①(书中附有很多统计资料),这本书证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也就是资本主义)的末日很快就要到来这一论题是正确的。他们引证了希特勒为殖民主义进行辩护的话。1933年2月11日希特勒对伦敦的《每日快报》的记者说:“德国需要殖民地所能够提供的很多东西,我们和其他国家一样,也同样需要殖民地。”1933年3月23日希特勒在国会中声称:“我们知道德国是一个缺乏原料的国家,它的地理位置不能保障我国的经济独立。”② ①《弗·伊·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新材料》,E·瓦尔加和L·门德尔森编,1940年纽约英文版。
②《弗·伊·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新材料》,E·瓦尔加和L·门德尔森编,1940年纽约英文版第175页。 两位共产党人引证希特勒的话来证明列宁的正确,这使人感到有点奇怪。战后的西欧在没有殖民地的情况下存在了四分之一世纪,这证明希特勒代表了资本帝国主义的死亡的过去,他还在自己权力的极盛时期就已经过时了,因为他的思想是过时的。他相信的是兼并。相信兼并的还有苏维埃,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维埃执行了一种兼并和扩张的政策。但是西方尽管存在有垄断组织,却放弃了帝国主义,因而也放弃了战争。现在西方正慢慢地由民族主义向国际主义转变,从而开辟了一个创造性的历史新时期。列宁否认这种情况的可能出现。他的追随者们盲目地相信他那些过了时的理论,不愿去看他们眼前所发生的事件。 他们也看不到帝国主义实质上并不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而是资本主义的最初阶段,是资本主义的婴儿期。实际上帝国的最初建立者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那些勇敢的航海家,他们为寻找金子、香料、绸缎和新的基督教徒而开辟了通往陌生地方的道路。荷属东印度公司早1613年时就统治了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而要知道17世纪的荷兰还没有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的时代。还在不久以前,即在19世纪初,大不列颠并不想去兼并在拿破仑战争时所征服的荷属印度。托马斯·斯坦福德·拉弗尔斯爵士这位不列颠的临时统治者希望把印度尼西亚变成第二个印度。但是伦敦的商人们和白厅①那些力求实现“力量均衡”的政治家们却坚决拒绝。他们觉得,荷属印度并不能保证提供大量的商业利润,于是英国便把它归还给了荷兰。 ①白厅是伦敦的一条街道,是英国的政府机关所在地。——译者注
如果列宁能作出如下断言的话,那他就会更加接近于真理,这就是愈是某一国家(例如,葡萄牙)的资本主义不太发展,这个国家就愈是要紧紧抓住自己的殖民地不放,此其一;第二,放弃殖民地能导致经济上的繁荣和国际主义的前途,从而导致现代化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一种从属现象或者是它的一个阶段。帝国主义早在资本主义以前就存在了,它是那些不够发达、但却拥有军事实力的国家的一个特点,这些国家由一种力求在国内外实行专制的帮派所控制。 高尔基对列宁的这部书表示钦佩,他在1916年10月25日给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的信中称这部书是“现代的资本主义”,他写道:“现代的资本主义已送交印刷所,我们把稿费寄给了作者。不久前我通过他的姐姐给他寄去了500卢布。”这显然是一笔预付款。 这部书于1917年9月问世。大概是由于在这决定命运的一年中俄国的生活和经济陷于一片混乱状态而使这部书的出版延了期。① ①列宁的这部著作写成于1916年6月,可能是由于这里所说的原因而使这部书的出版延了期。即直到1917年9月才问世。——译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