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陈其昌

日本外相更迭与中国外长西巡

陈其昌

(1933年9月22日)


  〔说明〕本文刊载于《循环》第3卷第38号,1933年9月22日出版,署名:清晨。


  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已于本月十四日因病辞职照准,而由前任日本驻苏联大使广田弘毅继任,自塘沽协定成立以来,在日本外交方面,此可谓为颇值注意之事,协定成立后,月前既有中国外长罗文干氏之西巡新疆,现在又有日本外相内田之辞职,无独有偶。盖自华北停战,中日问题已告一段落,无论是否出于政见之不行,而两方外交当局于久任劳怨之后,从此下台息肩,自是理所当然。不过,在这里使我们深感到东北四省已失去之茫然罢了!

  罗氏之西巡,原因何在,已成过去,可不必说。内田康哉之去职,在日本外交政策上,自然有其不得不去的原因。内田虽自称辞职原因为失去康健,需要静养,但在本年八月二十六日内田请假赴箱根休息时,曾有:本人任外相,原不过承乏一时,久盼于适当机会,得人为代云云之言。已可见其辞职之决非单独为康健,而政治上有其主要之原因。推其缘故,内田由满铁总裁而就外相之初,一意附依军阀,得“焦土外长”之称呼,满拟硬干到底,打开在侵满问题上,日本所遭难局。但自华北停战以后,国内言论界,向之受高压而无由发泄其怨气者,现在都得对内田年来外交上之着着失败与无能,加以顺利之攻击,但至今而内田外交无能如故,国际之局势益僵,四周之中与英美俄中为敌,孤立之势无法转易。内部之攻,外部之困难,加以身体之不支,合而成内田去职之主因。并且现在日本军阀取满之计划已完成,今后所务者已非过去一年间之军事行动,而为志满意得以后之保持已得沃土之方法,荒木贞夫将要放弃过去的凶蛮态度而与中国及英美俄言和好,要求其承认“满洲国”,所以亦已有抛弃此“焦土外相”而另易温和外相之必要,由此理由,广田弘毅遂继内田而当选。

  按广田在日本外交界中,虽无甚声望,然思想颇新,深了目前世界之局势,对苏联尤称熟悉,其头脑非固执之内田可比。今后能否完全听日本军阀之指挥虽不可必,但目前日本军阀所要求者为四周僵局之打开,则广田只要能笑颜取得四周各国之欢,必能为军阀所容忍。近数日广田所宣布外交政纲,如与中美俄谋和好,与英国谋经济协调,而对“满洲国”则决不放松,即系向维持满洲沃土之方向进行。至于将来能否如愿虽不可必,但其倾向系如此。日本外相更迭的意义系如此。

  罗文干氏之西巡,表示中国对日外交之告一段落;内田之去职,表示日本将要求和平。对比之下,一是失地之后之息肩,一是得地之后之和平。得失之间而有此同一现象,不能不令我们中国人有所感耳!



感谢 先知在1917 收集、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