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陈其昌

大连会议的结果

陈其昌

(1933年7月7日)


  〔说明〕本文刊载于《循环》第3卷第28号,1933年7月7日出版,署名:清晨。


  在塘沽签订的华北停战协定是一种屈辱的城下之盟,这在政府当局是屡次表示否认的。但事实胜于雄辩,这种屈辱的意义在方才结束的所谓中日伪三方的大连会议的结果上竟第一次的充分表现出来。

  伪军领袖李际春本系天津第一次暴动的罪魁,又乘日军扰乱华北之机,在滦河一带,聚集丑类,诱抚土匪,帮助日军,蹂躏民众;不但华北政府通缉有案,并且是人皆得而诛之的民族叛逆。但在这次大连会议上,竟占据三角议席之一角,而成为中国代表的交涉的对手。这实在使我们小民闻之汗颜,思之伤心。这完全是塘沽协定的结果。如果这还不是屈辱,那我们真要替判处死刑的胡立夫抱不平了!

  塘沽协定签订之时,日本代表曾对中国代表言明,伪军李际春、郝鹏举等部,非日军招编,与日军无关,将来如何处置,听任中国政府之便。这种声明,虽未载诸协定,但通信社之宣传,政府机关之公布,当系事实,并非谣言。乃协定签订之后,冀北日军既延不撤退,而对于伪军,又百方庇护,并且唆使李辈把持交通,扩充势力,设立机关,委任县长。凡此出彼反彼之事,华北政府当局自当据理力争。但事实之表现是不但一切侮辱可以容忍,且各种祸根竟亦层层培植,不但抗争之事实无有,即抗争之言辞亦从未有闻。长城战败,是实力的不如人,决非中国人心屈服于日本之枪炮也,“言者心之声”,现在华北局势,事实之反抗虽或有难能,然言语之反抗岂便无理由提出?今并此而无之,此诚中国政府之屈辱于日本之强权!

  现大连会议的结果究竟如何,交涉三方各严守秘密,外间许多推测之词,难以置信。但就政府当局公布者看来,讨论之问题为日军撤出长城以南各县,恢复津榆交通,与收编伪军三点,而已确定可言者为伪军收编人数约在三千至五千之间,须用其原有之枪枝,驻扎地点则为滦河以西离开铁路线较远各县,而被遣散之伪军则由中国给与遣散费。只就收编伪军一点批评,大连会议实使华北塘沽会议以后之局势长久严重。因为伪军之存在将永成为华北心腹之患,且受制于协定,中国政府虽忧惧亦将无如之何。从今以后,不但东北四省之收复无从谈起,并且河北半省几亦沦为四省之续,将来收复将亦不知从何处谈起。这是大连会议结果之一!

  九一八事变之发生,因为日人在东北有所借口。现在大连会议又给日人种下了将来侵略华北的借口的因子。瞻望前途,不胜殷忧!



感谢 先知在1917 收集、录入及校对